进入夏季
蓝天白云、阳光明媚的日子多了起来
但其实,看上去空气通透的背后
并不意味着空气质量良好
可能隐藏着你看不见的“健康杀手”
——臭氧(O₃)污染
那么,臭氧污染是如何形成的?
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
会造成哪些危害?
我们又该如何防护呢?
一起下滑学习吧
臭氧污染是如何形成的?
臭氧的产生主要有两种途径:自然产生和人为产生。
自然产生方面,臭氧主要来源于大气中的氧气(O₂)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,从而形成了臭氧。
人为产生方面,臭氧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例如,交通工具的尾气排放、石油化工、火力发电等活动都会产生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,进而在特定条件下形成臭氧。
臭氧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
会造成哪些危害?
臭氧污染对人类的危害主要集中于呼吸道疾病,最严重的是引起哮喘,最引起警惕的是老人和小孩,他们中引发哮喘比例较高,对于有基础性呼吸道疾病的人群,也会引起伴发性疾病。
在臭氧生成的光化学反应过程中,会同时产生一种伴生物——过氧乙酰基硝酸酯(可简称为PAN)。PAN对人体会产生较大副作用,其中最明显的便是刺激眼睛流泪,也会增加患皮肤癌的几率。
此外,臭氧污染对生态系统也会造成严重破坏,PAN会直接导致植物叶面损伤,使得绿叶变黄甚至枯萎,对植物造成损害,降低农作物产量和森林系统的生产力。
当臭氧浓度升高时,我们怎么做?
1
减少外出及室外活动
臭氧一般出现在中午,到下午两三点钟达到峰值,因此在这段时间尽量减少外出及室外活动,并减少室内通风换气的次数。
2
外出做好防护
如果不得不外出,特别是敏感人群,需要做好防护,戴上帽子、眼镜及口罩等防护产品。口罩可以选择含有活性炭夹层的,以更好地过滤空气中的臭氧。
3
提倡绿色生活方式
日常生活中,尽量减少使用挥发性有机溶剂,如涂料、油漆等,以减少VOCs(挥发性有机物)的排放。同时,提倡使用清洁能源,如太阳能、风能等,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,从而降低大气污染物的排放。